市場訊息:2013/10/21-10/27

ID-10012431(Salvatore Vuono)

@Image courtesy of Salvatore Vuono / FreeDigitalPhotos.net

商業營業額 終結連4衰

在百貨業與車市買氣帶動下,9月批發、零售與餐飲營業額為1.22兆元,是歷年第4高,結束連4個月衰退,年增率1.3%。經濟部認為,只要10月百貨業持續加碼促銷,加上外銷環境穩定,10月可續保正成長。有趣的是,近年來國內路跑活動興盛,帶動機能性紡布需求;同時,今年秋冬季節提前報到,拉抬換季服飾需求,布疋及服飾品批發業年成長5.4%,對整體批發業成長做出貢獻。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年成長8.3%,是由百貨業周年慶與中秋節烤肉帶動,皆有2位數成長。[2013/10/24 工商時報] 

付費路跑徵娛樂稅 財長說免!

各地路跑活動形式五花八門,立委要求財政部對其課徵娛樂稅,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路跑活動不需要課娛樂稅。目前娛樂稅針對有收取門票、有固定場所者課徵,如電影、展覽、表演等,目前課稅範圍很小,每年稅收約十餘億,與其他稅目相比是小稅,即使加課路跑娛樂稅,對國庫稅收幫助有限。對於立委質疑路跑協會收取各項費用,是否用於賽事支出,財政部則將進一步了解。[2013/10/24 工商時報]

影城禁帶外食 北市開罰「違憲」

去年八月間,民眾向台北市政府投訴,美麗華大直影城其中四個廳公告「禁止攜帶外食進入影廳」,但影城內卻販售比市價貴的食物,等於強迫民眾在影城內購買較貴的飲料和食物。被北市府罰14萬元。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職業自由,影城業者規定不能帶外食,是為了維護其他消費者不被食物濃郁味道或聲響干擾,這是職業執行自由,北市府依新聞局命令開罰已違憲。判決美麗華勝訴,撤銷罰款。本案可上訴。[2013/10/25 聯合報]

出國平均花費2.3萬 交通住宿占一半

根據國際卡組織調查,每次民眾海外旅遊平均消費金額約2.3萬元,占台灣受雇員工平均薪資4.6萬元的一半,比重不低。出國平均消費金額方面,交通費與住宿費占總支出五成以上,六成台灣民眾會使用信用卡支付交通費與住宿費。即使單次海外旅遊金額占平均薪資比例不低,但調查發現,面對未來一年,仍然有95%的台灣受訪者,計畫未來一年內進行更多或是一樣的出國旅遊次數,其中有18%的民眾希望可以增加出國次數,較去年提升8%。台灣人最愛去日本(61%),其次為美國(33%)與中國大陸(31%)。[2013/10/22 工商時報]

低薪網拍做兼職 全球賣家普及率 台灣最高

台灣平均薪資倒退回16年前水準,低薪族網拍兼職,竟意外造就成為全球「賣家」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創造網路世界另一個奇蹟;露天拍賣表示,台灣每100名上網人口中,就有10名是賣家,國民平均電子商務普及率堪稱全球第1,網拍已成「全民運動」。YAHOO!奇摩拍賣透露,以25歲至34歲低薪族報名「網拍教學課程」最為踴躍。[2013/10/25 中國時報]

寫手門事件 三星罰1000萬

台灣三星透過員工以及雇用工讀生、部落客,假裝消費者身分發表購買心得,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打擊競爭對手,公平交易委員會認定「隱匿事業身分,以一般大眾身分行銷自身產品」,影響重要交易秩序。引用公平交易法24條,重罰台灣三星1000萬元,三星委託網路行銷的鵬泰顧問公司、商利多公司也分別遭罰300萬與5萬元。[2013/10/24 聯合晚報]

現金卡放款 9年縮3千億

統計顯示,至8月底為止,現金卡放款只剩300億餘元,比起9年前的3,152億元高峰,9年來縮水近9成。銀行說,這段期間國人「借錢」更有風險意識,即使不景氣,多數卡債族仍依據債務協商條件還款,顯示國人普遍更注重「信用」。不想因欠債不還,而被限制其他金融業務。目前現金卡放款,絕大多數是「舊卡」放出去的餘額,預計放款量年底前將跌破300億元。[2013/10/23 聯合報]

民宿網Airbnb爆紅 旅館告違法

民宿出租網站Airbnb成長快速,專門幫背包客在全球尋找民宿,由於價格較旅館便宜且彈性較高,日益受到歡迎,但也在舊金山、芝加哥與洛杉磯等大城引起爭議,威脅到旅館業的生存空間。華爾街日報引述旅館業者說法報導,這類型的服務未遵守遊戲規則,民宿地點往往達不到旅館的消防與安全標準,也無須繳納旅館稅。紐約旅館業者進而指控該網站違法,掀起這家新創公司與旅館業者的官司大戰。[2013/10/22 經濟日報]

Netflix美國付費用戶數超越HBO

Netflix不斷的在各項數據逐漸超越老字號的HBO,根據Bloomberg指出,Netflix很可能已經在付費美國用戶量上超過HBO。據Needham & Co分析,Netflix的美國付費用戶數量在9月底時已達到3000萬,超出HBO的2870萬。「在未來的幾十年內,網際網路上的電視將取代傳統的有線電視。」Netflix在上月的聲明中說指出。「App將取代電視頻道,遙控器將會消失,螢幕將無所不在。」報導指出,Netflix已與美國有線電視公司談判其串流媒體應用整合進電視盒的可能性。[2013/10/24 數位時代]

以色列選秀新噱頭 觀眾邊聽邊投票

近來選秀節目開始互比噱頭,愈有綜藝味的愈能抓住觀眾的目光。以色列的歌唱選秀「崛起之星」(直譯),參賽者上台看不到明星評審和現場觀眾,眼前只有一塊很大的銀幕。當他開始唱歌,電視機前的觀眾就可透過節目App即時投票。每當有人開始投票,大銀幕上就會顯示出投票者在社群網站上留的資料大頭照,銀幕上出現的人頭愈多,表示參賽者得到的分數愈高,過關與否觀眾作主。據報導,首集播出就有將近一半的觀眾收看,收視率比最接近的對手高出7倍,讓歐美其他國家有意願購買版權製作當地版本。[2013/10/22 聯合報]

新聞分享功能 臉書向媒體招手

臉書推出新功能,在新聞媒體的臉書頁面新增「新聞分享」(Stories to Share)功能,目標為幫助新聞媒體標示吸睛新聞,期望吸引各媒體組織更常在臉書頁面發表新聞。例如,『時代雜誌』(TIME)發表一則新聞在自身網站上,但尚未向臉書粉絲分享這則新聞時,臉書可能就會提出建議,將新聞分享到臉書頁面。因為推特已經成為捕捉突發性新聞和一天中重要問題評論的基地,此舉是臉書為了力抗推特和提高新聞提供者的流量所作的努力。29家媒體網站經過1週測試發現,在臉書分享引人注目的新聞或連結,能讓新聞網站流量提高近九成。[2013/10/23世界日報、中央社]

臉書盼成線上新聞主要網站 調查顯示差太遠

立志將自己打造成線上主要新聞來源網站的臉書,恐怕要多下點功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告顯示,用臉書看新聞用戶中,有78%表明通常是出於其他原因登入臉書,比如瀏覽照片。雖然在臉書看新聞通常是偶然現象,但這種偶然閱讀新聞的現象也能增強臉書作為新聞和消息來源的重要性。因為報告發現,不怎麼關注新聞的用戶往往認為臉書是新聞 的「重要」來源。[2013/10/25 世界日報]

YouTube下月推付費服務?

音樂產業消息人士透露, YouTube準備在年底啟動付費訂閱服務。YouTube將針對行動裝置量身打造付費服務,讓用戶觀賞數量龐大的串流音樂影片,無插播廣告。此外,YouTube允許用戶把影片暫存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以便離線觀賞。用戶每月需付10美元(新台幣294元),不過YouTube並非強迫所有用戶付費,網友仍可以免費觀看YouTube影片。付費機制能讓YouTube擺脫使用者上傳侵權影片或音樂帶來的爭端。對於計畫曝光,YouTube拒絕回應。[2013/10/27 聯合晚報]

iOS平台占行動終端廣告44%、曝光度最高

Opera Mediaworks公佈第三季行動廣告現況報告,根據旗下平台每月高達 600 億推播廣告曝光次數,觸及四億消費者的數據統計,iOS 受惠於iPad成長,拿下 44% 的廣告曝光量與 50% 的廣告營收。若只比較手機,iPhone廣告曝光量占31%,Android則占30.3%。Opera MediaWorks表示,iOS用戶使用設備時間更長,瀏覽更多網頁,使用更多應用。使iOS平台廣告量多於Android,投放在iOS平台廣告的報酬率是Android的17.9倍。[2013/10/22 易觀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