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探索廣告|如何讓圖文的原生廣告出現在YouTube跟Gmail上面|Google Ads教學|Discovery Ads|凱絡數位廣告開箱

Johnny Yang

大家好,今天要來開箱的主題是Google去年推出的Discovery Ads(探索廣告)。現在使用者於網路上的行為非常複雜,除了搜尋自己需要的資訊外,很多時間也會用在探索新的訊息與內容,例如Facebook、Instagram都是適合使用者瀏覽內容訊息的平台。因此,Google也從旗下的產品中挑選符合使用者探索時會瀏覽的版位,推出Discovery廣告啦。本次開箱會先簡單介紹Discovery廣告,接著說明開箱重點到執行成效,最後總結這樣的廣告形式表現如何。

認識Discovery Ads

首先看到廣告呈現的形式,主要會出現於三個地方,分別是YouTube首頁動態消息、Gmail的促銷內容及社交網路分頁、Google App探索中的動態消息,如下圖所示:

其中YouTube首頁動態消息、Google探索動態消息僅能投放於行動裝置上。探索廣告這三個版位比較偏向在使用者沒有特定目的瀏覽時所出現,而廣告呈現方式就是透過簡單的標題與圖片來傳遞訊息,類似回應式多媒體廣告。

至於購買方式上,只能使用目標CPA出價或是盡量爭取轉換,因此必須先設定轉換目標後再進行投遞;受眾設定上就與一般Display Campaign一樣,興趣相似、再行銷、Custom Affinity…等都可以鎖喔。

正式開箱

簡單介紹Discovery廣告後,正式進入開箱。這個廣告形式雖然使用轉換出價,不過我認為點擊的成本也會是觀察的重點之一,畢竟消費者還是處於找尋資訊的狀態,不一定有高度購買意願,因此衡量成效的指標會包含點擊成本、轉換成本、點擊率與轉換率

另外,相對於回應式多媒體廣告,Discovery廣告環境相較單純,我對於Discovery廣告與回應式多媒體廣告之間成效差異滿感興趣的,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

以下是開箱2個觀察重點:

  1. 點擊率、點擊成本、轉換率、轉換成本
  2. 與多媒體回應式廣告成效差異

最終實際執行成效如表(一):

這波廣告活動包含了三種形式,Discovery、多媒體回應式,以及圖像廣告。首先看到Discovery的部份,CPC與CPM都滿低的,廣告形式利於點擊;如果與多媒體回應式廣告比較,轉換率、點擊率以及轉換成本都是多媒體回應式廣告表現佳。

開箱心得

整理本次開箱的成效,結論歸納如下:

  1. Discovery 廣告的曝光成本、點擊成本都滿低的
  2. 點擊表現以及轉換表現比多媒體回應式廣告差一些

先談到點擊部份,Discovery廣告與多媒體回應式廣告都能投放到Gmail,因此點擊的部份就不一定是直接到站,可能是Gmail開信,所以觀察到不管是點擊率或是點擊成本,相較於一般的圖像廣告就會低很多。再來轉換的部份,多媒體回應式廣告在版位選擇上比Discovery廣告豐富很多,對於轉換來說是比較有利的,所以可以看到轉換表現上多媒體回應式廣告表現比較好。

整體來說Discovery廣告點擊以及轉換的表現相較其他廣告形式都不會太差,流量的品質不錯,而且投放環境單純,如果客戶不希望廣告曝光於太多奇怪的內容網站、App,那麼Discovery廣告就會是合適的選擇喔~

最後,提供Discovery廣告的Benchmark給大家參考:
點擊成本:2-8元

圖片來源:Google Ads Blog、Charged Retail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