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金馬57 三個再升級

李奕萱、柯匯慈

2020全球疫情肆虐,打亂了世界原有的節奏,不僅電影產業被迫停擺、好萊塢大片延期,戲院票房更慘遭重挫。但即便如此,台灣電影Still Rolling,「金馬57」便以此定調主題──「前往明天的路上」,取其意涵「明天之路」,既是前往擺脫疫情陰霾之路,更是期許眾人同行、彼此理解之路。

此次金馬57典禮評價不俗,收視也不負眾望,備受國人關注,但究竟實際的電視與網路收視表現如何?本期專題將為讀者揭開面紗,並進行深度剖析。

電視收視3年新高,網路流量暴增3倍

本屆金馬盛會電視和網路總計1,094.3萬人次觀看;電視平均收視為3.97,總收視人口達307.8萬,並創下近3年最高收視,同時,也寫下近7年最高的收視成長率。其中,觀察金馬57總收視人口雖然低於金馬55,但收視率卻較高,顯示觀眾觀看收視時間長、黏著度較高。

進一步觀察近3年電視與網路的收視表現可見,電視仍是金馬重要的收視方式,但今年網路點閱率衝出671萬的高人次,與去年相比漲幅超過3倍,網路收視成長顯著,凸顯觀眾的收視行為漸漸改變。

收視回溫:稱霸三金

此外,綜觀今年度的「三金盛事」收視可發現,不論在頒獎典禮或是星光大道,金馬獎收視表現與收視人口皆為最高,一方面可能因疫情議題稍緩,觀眾可喘口氣觀看電影,因而提高對金馬57的關注,一方面今年國片大爆發,討論度高,帶動頒獎典禮收視。

其中,今年的金馬獎和金曲獎收視率均高於收視人口數,顯示金馬、金曲觀眾黏著度較高。

收視輪廓:年輕男觀眾高比例回流

若進一步觀察今年的電視收視輪廓可見,女性以25-54歲為主力,男性則集中在35-54歲,其中,男性收視成長率明顯比女性高。

另外,若將金馬57屆與去年進行比較,可發現15-24男性、25-34男性觀眾各有164%與143%的強力增幅,顯示金馬年輕男性觀眾回流比例高。

收視高點:電視觀眾重參與,網友看重結果

另外,觀察收視高點,今年電視收視最高點落在伍佰頒發「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收視率高達5.2,是少數非得獎者成為收視焦點,顯示其深具個人魅力;次高點為盧廣仲在高雄隔空領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的橋段,第三高點為首次入圍即榮獲「最佳女主角獎」的資深演員陳淑芳致詞,其感言令全場觀眾感動。

而金馬線上直播收視高峰TOP3雖與電視有所重疊,但關注焦點卻大不相同,「陳淑芳擒獲最佳女主角」橋段衝上第一,「伍佰頒發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橋段則落居第二,第三名則是莫子儀以《親愛的房客》獲頒最佳男主角。

網路收視:myVideo成功收割流量

若觀察網路收視狀況,比起去年金馬56僅friDay獨家直播,且需要註冊後才可觀看,今年除了myVideo獨家直播、LINE TODAY同步轉播之外,官方直播媒體包含台視與myVideo也同步透過YouTube平台直播,相較於過往幾年收視更為方便,再加上近年影音平台蓬勃發展,改變民眾收視習慣,網路收視衝上近4年高峰。

另一方面,比較今年各網路平台收視成效發現,myVideo的YouTube頻道為本屆獲得最高流量的平台,除了YouTube為網路觀眾熟悉的影音平台之外,也可歸功於myVideo積極透過數位版位宣傳,觀眾透過點擊展示性廣告,便可直接連結到myVideo金馬直播頁面,進而帶動網路收視表現。

網路聲量:催出1.7倍成長

而在網路聲量方面,金馬57在發表入圍名單當日(9/30)立即在新聞與社群平台上帶起討論,隨後在本屆金馬名列前茅的《孤味》也於11/6上映日接棒發力;不過,主要討論聲量仍落在金馬57當週周末,並達到最高點,除了金馬當天大量獲獎資訊更新外,金馬隔天的後續報導也催動了網友熱烈討論。

另外,今年金馬57整體數位討論聲量較去年成長了1.7倍,而頒獎前兩周討論聲量也較去年成長了175% ,皆顯現了今年網友對金馬的關注度明顯提升,討論也更為熱烈。

亮點1:聯名力再升級!生活化帶動商機

其實,今年金馬57佳績不斷,不僅收視與聲量亮眼,「聯名操作」也是一大賣點。

金馬x全家,強強聯手
此次金馬除了與全家再次攜手,更將全家「升級」為獨家販售通路,除了推出Let’s Café金馬杯身與杯套聯名設計款,並推出零食、飲品等各式聯名商品,甚至更進一步將聯名商機延伸至生活場域,包攬電鍋、保溫瓶等生活用品,還結合疫情議題,與中衛推出聯名限量口罩,大舉拉進金馬與一般大眾距離。而對聯名品牌來說,通路資源也更為集中,彼此加乘合作效果。

亮點2:社群力再升級!大眾化創新風貌

另外,金馬今年首度玩起「群眾徵件」,則是行銷操作上「社群升級」的另一賣點。

首玩群眾徵件,突破框架接地氣
今年金馬57以「前往明天的路上」為名,向一般大眾徵件,並借助專業影人與設計師巧手,融合徵件內容進行創作,呈現在金馬主視覺與入圍影片中。金馬藉由此舉突破了舊有框架,也打破了無形的隔閡,透過凸顯出更真實卻也更多元的一般日常,讓金馬不再專屬於專業的電影人,而是更貼近大眾、更平易近人的金馬。

亮點3:硬實力再升級!數位化玩轉虛實

此外,盧廣仲在金馬57隔空連線演唱與隔空領獎,對金馬來說,是創新挑戰,也是「硬實力」的升級。

盧廣仲x陳昊森,異地合體共演
金馬57除了須克服空間上的距離,讓遠在高雄的盧廣仲與陳昊森「合體」演唱,更須克服設備與訊號源技術上的挑戰,因此頒獎前多次彩排測試設備與連線狀況,也同步準備不同頒獎備案。而金馬57此役的表現也不禁令觀眾佩服金馬整體技術再創高峰,設備技術硬實力不輸給日本紅白歌唱大賽連線演出規格。

結語:多元x創新,前往民心所向的路上

儘管今年全球電影產業嚴峻,金馬的多元發展與升級,讓今年金馬57更具看頭,也讓台灣金馬仍成為寒冬中的一道曙光。

此外,金馬57整體收視表現回溫,數位流量與討論也具熱度,顯示觀眾對金馬頒獎典禮的期待仍高,後續金馬獎得獎影片也帶動迴響與票房,並提升台灣影視產業信心。

如同今年的主題「前往明天的路上」,金馬勢必持續展現華語電影的多元發展性,走在前往觀眾與電影產業明天的路上。

※資料/圖片來源:Shopping Design關鍵評論網、Nielsen Arianna、金馬影展myVideo中時報導、OpView、美麗佳人ETtodayVOGUEYahoo新聞BIOS monthlyUD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