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芸、陳文堂、蘇昱嬋、王怡雅

2020新冠疫情肆虐,不論是企業的發展還是人們的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隨著生活習慣上的變化,許多商機也應運而起……
06 特斯拉、蘋果、台積電的共同符號
07 科技賦能 未來健康新樣貌
08 教育數位化 虛實整合成為新常態
09 金融服務 一鍵搞定
10 聲控商機 你準備好了嗎?
6.特斯拉、蘋果、台積電的共同符號
數位原生世代對於環境和社會議題更加關切,期待在高水準的環境下成長,也因此更願意購買有正面影響或具備道德倫理的品牌商品。2020最火熱的關鍵字,除了COVID-19以外,想必就是電動車莫屬。隨著進入AI、雲端運算、 5G時代,對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卻也加劇環境負擔。疫情讓人們發覺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每個人都很難置身事外,眾多企業/品牌也察覺這股趨勢,紛紛提出宣言,並以具體行動回應。最重要的是這股能源革新的綠色浪潮已從過去的產業蔓延滲透到消費者生活,即將影響你我日常。
電動車火熱背後蘊含的環境永續社會意識
預估2021年電動車將翻倍成長,可達到全球汽車7-10%市場佔有率 《彭博社》預估,到了2040年,每10輛賣出的新車中,就有6輛會是電動車
-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幅減低消費者過去對電動車的里程、電池安全…疑慮。加上各國政策與立法推廣,提供更多誘因,加速電動車普及,例如 : 挪威、荷蘭預計在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歐盟規定從2021年開始,所有新登記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低於95克/公里。
- 電動車火熱背後除了龐大的商機,更蘊含人們對於環境永續的社會意識。
數位原生世代對於環境議題更加關切,也更願意購買有正面影響的品牌商品 蘋果宣示10年後,每支iPhone都要達成「零氣候影響」,更內化為員工評估指標
- 執全球消費品牛耳的蘋果,不管基於生意或自認對降低環境影響肩負一份責任,為阻止漸趨惡化的氣候變遷,宣佈將在2030年使整體供應鏈達到碳中和,屆時消費者手中的每一部iPhone、iPad等蘋果裝置,生產過程淨碳排放量皆為零。蘋果公司也在年度報告中揭露,公司主管獎金核發標準將依據主管行為是否符合蘋果的社會與環境價值觀而定。
身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積極佈局並持續投入綠能投資
- 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在2020年締造全球最大的企業購買綠能契約,預計可年減218.9萬公噸的碳排放,並且將積極尋求各種合理、可行的再生能源方案。
為環境負責已成趨勢,綠色浪潮正來襲
為環境負責已成趨勢,眾多知名標竿企業不約而同加入綠色潮流
無獨有偶,除了蘋果之外,微軟、Google、亞馬遜也都不約而同加入此一世界潮流。
- 微軟 : 宣示在2030年實現「負碳排放」的願景,未來資料中心將100%採用綠電運作,投資10億美元於減碳技術開發,2050年除去公司成立以來所有的碳排放。
- 亞馬遜 : 也宣佈將於2030年達成淨碳排放為零的目標,透過與電動車新創Rivian購入10萬輛送貨車、擴大綠能使用比例的作法達成。
- Google : 雖然早在2007年便達到碳中和,2020年更進一步宣佈將不再協助能源產業研發任何開採石化燃料的人工智慧技術,2022年所有硬體產品都將包含回收材料。
使用綠能產品,更是消費者對自我價值認同與生活態度的展現,成為很潮的符號
瑞典菲力斯食品2020年在斯德哥爾摩推出全球第一家「氣候超市」,推廣以「排碳幣值」概念進行消費。
- 2020年8月中旬開始,全面為產品貼上自家的「低碳足跡」標章(lågt klimatavtryck),其測量涵蓋原料生產、加工、到包裝的過程;參照瑞典國家研究院(RISE)提供的食物及食品碳足跡數據,標示「每份」及「每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並用4色刻度做視覺上的區分。

- 2020年8月中旬開始,全面為產品貼上自家的「低碳足跡」標章(lågt klimatavtryck),其測量涵蓋原料生產、加工、到包裝的過程;參照瑞典國家研究院(RISE)提供的食物及食品碳足跡數據,標示「每份」及「每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並用4色刻度做視覺上的區分。
7.科技賦能-未來健康新樣貌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今年五月提出後疫情時代的七個重點對策,向產業、學界、智庫等專家請益,針對疫情後的新興產業機會、經濟發展方向提出建言。在七大對策中,首要就是「打造大健康產業」。國發會的建言指出,「科技與醫療」是台灣最有實力的兩大產業,疫情過後將會驅動健康產業的推進。智慧穿戴裝置年出貨量超過2 億台,手機裡超過97,000 個健康管理APP 可下載;台灣高健康意識族約516 萬人, 占12-65 歲消費人口的三成。2019 年泛保健產品與OTC 非處方藥品在零售銷售有6% 成長,高於實體通路FMCG 成長率3.8%。健康儼然成為最有前景的趨勢之一。
沒有醫生的未來
(情境)
- 這是你第二次走進這間診所,因為你昨天收到手機APP 的通知, 建議你盡快到診所和專屬家庭醫生與心臟專科醫生「碰面」,APP在發出通知前,已經比對過你們三人的雲端行事曆,選定這週最合適的時段。這是你近年第一次被要求親自前往診所。之前的小毛病, 都在APP 的建議下透過客製營養補充劑獲得明顯改善;幾次較為不適的狀況,也在家以視訊裝置遠端看診解決:醫生了解你的症狀後,根據你的身體數值並開立處方籤,透過診所串接的網路藥局下單,遞送兩週份的藥品給你。你服用的膠囊嵌入感應器,每次吃藥都會上傳紀錄,作為下一次劑量的參考。以往的輕鬆便利,讓今天顯得特別不同。
- 站在診所入口,順著語音引導通過閘門的同時透過臉部辨識完成身份確認,接著,你來到一個布滿傳感器與精密檢測儀器的小房間內進行全身掃描, 掃描結果更新至電子病歷,AI 自動診斷系統也完成初步診斷。檢查結束後,你坐在診間仔細聆聽遠端兩位醫生的解說,面前是一具你身體內部構造的一比一全息投影(hologram)。根據基因篩檢,你已被標記為心臟病中高風險族,由於近期智慧手錶和家用智慧音箱回傳的數據顯示你有心律不整、氣促、聲音沙啞等狀況, 因此AI 自動診斷系統對醫生發出提醒。
- 檢查之後,醫生確認有發病的早期前兆,建議你必須開始積極進行健康管理。營養師和藥劑師針對這次療程規劃好專屬的營養補充包,傳送給食品業者製作錠劑,明天將送達。離開診所時, 你對自己的心臟狀況已有通盤了解,包含發病的機率、可能的病灶、健康管理的具體做法、預期能夠達成的改善成效等等。看診費用? 這是會員制的服務, 月費5,000 元。
逐步實現的超現實醫療場景
- 這樣宛如科幻電影的場景,已經在健康產業的各個領域悄悄發生:過去只存在健康產業,著重疾病的「治療」,如今隨著現代人壽命愈來愈長,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也高漲,常保青春、活力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於是健康產業逐漸成長。全球巨頭、小型新創前仆後繼地投入,擴大了你我對健康產業版圖的想像;智慧科技的注入,不僅滿足消費者個人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需求,甚至也為其他產業找到更多健康促進的切入點。工研院預測,2021 年台灣健康促進相關產值將逾1,322 億。
- 大健康潮即將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8. 教育數位化 – 虛實整合成為新常態
COVID-19不僅迫使員工在2020年在家工作,學生也不得不適應線上學習, 從小學到大學,全球已有超過10億學生從家中進行遠端學習。電子學習市場也出現巨大的增長,2020年與前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6.3%遠距學習平台發展更成熟,數據蒐集能力日益提升,建立服務獨特性及個人化體驗,加強經營使用者黏著度及用戶掌握度。
- 因COVID-19疫情影響,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球仍有將近30國停課,大多數學校開始採用電子學習,以期在疫情期間保持學習和教育不受到太多影響,全球電子學習市場預計在2020年至2027年期間,複合年增率將達到10.3%。電子學習提供了高度靈活和便捷的教育平台,與傳統的課堂學習相比,電子學習更加經濟實惠,透過成熟的網路普及,使虛擬教室的設備更加容易。
9. 金融服務一鍵搞定
2020年因COVID-19 疫情關係,民眾減少外出與避免與他人實際接觸,在網路消費行為方面,「行動支付」的比例增加17.9% ,上網「買東西」的比例增加12.4%。預估2020年行動支付的使用比例將超越50% 。 越來越多的業者加入行動支付市場,但消費者在行動支付的使用卻趨於集中化,有8成用戶只用1至3款,因此如何吸引消費者使用是各業者的重要課題。除了方便優惠省時仍然重要外,業者將透過內部資源整合,或是跨業合作,提供消費者差異化服務及更方便的支付平台,以維持顧客的忠誠度。
行動支付
- 累計至2020/10月,台灣行動支付總使用人數共1093萬人,使用比例從2018年的19% 成長至 48% ,預估今年使用比例可望超過50% 。
- •2020年行動支付業者已多達70家以上,業者涵蓋了金融機構、支付電票、零售商務、通訊載具、以及電信資服等領域。其中以零售業者的行動支付為最大類,顯示行動支付市場正在快速擴張中。
金融服務延伸發展
- 行動支付將會加快OMO的成長,消費者在線下購物,使用電子支付,行為被線上收集。從線下獲得體驗後,可繼續使用網站、APP購買商品,送貨到家。
10. 聲控商機 你準備好了嗎 ?
隨著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Apple Siri等創新技術越來越成熟與智慧音箱的發展,越來越多品牌會開始投入資源發展語音行銷。語音行銷中,最容易上手的部分為語音搜尋,根據根據Comscore 資訊,全球的網路語音搜尋已達50% 。語音搜尋會改變了消費者在網路搜尋上的習慣,然而語音搜尋與過去慣用的文字搜尋的思考邏輯不同,語音搜尋的關鍵在於字詞的「語意表達方式」。品牌策略不僅要保持搜尋相關性外,還需在創造獨特且優化消費者體驗,進而提升品牌忠誠度。
- 語音是一種不需要接觸行為的互動模式。目前智慧喇叭與語音辨識功能已經普遍應用於智慧家庭/個人裝置和應用程式上,且隨著疫情流行時期,這些應用引起人們愈來愈大的興趣。Strategy Analytics資料指出,2020年第一季,全球智慧音箱銷售已達3億,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0% ,調查機構 voicebot.ai也點出,在北美市場「平均每 4 名成年美國人中,有一人擁有智慧音箱」,且未來一年仍會持續上升。然而,雖然智慧音箱在台灣的發展較慢,只有21%消費者已使用,但仍有77%消費者表示未來有使用的意願。
-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情境無法直接使用文字溝通, 透過聲音才是最方便、直覺的溝通方式。 這一系列的發展,帶動了語音搜尋的熱潮。目前國外許多品牌因應語音搜尋潮流,提供了額外的服務,改變了消費者過去的生活習慣。
- 在英國市場,達美樂Pizza品牌透過技術合作,讓消費者可以舒服地坐在沙發上,利用語音搜尋,進而完成訂購單,而不需要打電話或是上網訂購。
- 烈酒品牌培恩(Patrón)就在 Alexa 上推出「虛擬酒保」,透過聲音教學,提供消費者各種以龍舌蘭為基底的雞尾酒作法,並在每道酒譜中都放了Patrón 的產品。
- 語音的發展除了從技術上的合作提供消費者額外的服務外,開始也有品牌在廣告的投遞配合上有語音的互動行銷。

- 隨著智慧音箱的發展與語音助理的普及, 語音搜尋將成為新興的 SEO 戰爭場域。然而語音搜尋與文字搜尋的思考邏輯不同,品牌應該順應這個趨勢,開始將語音策略納入行銷計畫之中,除了重新思考網站的設計與SEO調整外,內容的策略也應將語音元素考慮進去,使其品牌曝光度增加。
※資料/圖片來源 : 數位世代、蘋果ESG、食力、科學發展期刊133期、電通集團-決策智慧2020、Google圖片、金管會、marketingdive.com、Oberlo.com、Reportlinker.com、MIC AISP、matellio.com、belitsoft.com、TWNC、hebergementwebs.com、singleg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