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不看新聞了嗎 ?

高潁倢

前言

  • 近期從澳洲、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開始,各國為了新聞業內容生產鏈與平台付費機制的問題,紛紛針對新聞聚集的兩大網路平台Google與Facebook擬定新政策;台灣各家新聞媒體數年來從線下不斷拓展與演進到線上,尤其仰賴Facebook的自營平台創造更多的進站閱讀,那麼將來是否也會有所影響呢?
  • 觀察台灣閱讀新聞的這群人是否也隨著新聞平台的轉變,也有不同的變化呢?尤其年輕消費者對新聞真的漠不關心嗎?是否不閱讀新聞嗎?

電視依然是新聞收視最大來源,但網路卻已取代報紙成為第二大來源!

  • 綜觀近年新聞閱聽趨勢,使用電視觀看新聞的比例雖持續下降,但電視仍是新聞資訊的主要來源。
  • 台灣民眾使用網路閱讀數位新聞的比例逐年提升,閱讀紙本報紙新聞比例則大幅度的衰減,且兩者之間的差距愈趨顯著,使得數位媒體與報紙媒體於2015年出現了平台轉換的黃金交叉點,最主要是從數位媒體獲得新聞資訊相對顯得更容易也更為快速。
繼續閱讀

電動車 – 台灣消費者需求現況調查報告

陳顯立 Andy

前言 : 電動車產業的潛力市場

  • 2021 年 1 月,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取代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成為了世界首富。使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的最大功臣之一,就是電動車產業的巨頭特斯拉公司。但電動車產業的市場前景如何呢?是極具潛在發展還是只是一時泡沫呢?
  • 依據勤業眾信的《2030電動汽車趨勢展望報告》中指出,市場對於電動車的需求提升有下列4項因素 :
註:ICE 汽車=純內燃機車輛,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繼續閱讀

會員經濟進化論-反思篇

陳顯立 Andy

會員經濟的下一個進化階段:5.0版本!

  • 近年來,隨著 Facebook等社群平台紅利消失的疑慮、更因為行動上網的便利性讓消費者注意力變得更破碎與分散等趨勢,造成數位廣告直接引導業績產生的效率直線下滑。
  • 為了因應廣告費上升而業績卻無法跟上的窘況,多數企業主開始採用會員制經營來因應,而此方法的確也很有效:比如星巴克的會員是總消費人數的 18%,卻貢獻 36% 的營收,微軟目前也有超過 2.14 億的 99 美元年費訂閱會員,VOLVO 汽車甚至出了「別買這輛車,而是成為 VOLVO 會員」的廣告,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也認為,發展會員制度,深化與客戶間的長期交易關係,是一種因應數位衝擊的策略。
  • 會員制之所以有效,在於會員制可以把客戶變成用戶。也就是把一次性、不可預期的客戶,變成多次且可預期的用戶,使企業可以與客戶維繫長期的關係,並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 但隨著經營用戶成商業營運的顯學,其困境也陸續浮現:
    • 比如過往臺灣品牌喜歡打折扣戰,但當其他品牌也下殺時所屬的顧客就會流失,甚至缺乏了品牌認同的認知而失去忠誠度。又或者會員累積了許多品牌提供的會員紅利點數,但點數可兌換的服務讓顧客覺得很無感,而不願意使用甚或根本忘記了。根據美國對 1500 位出生於千禧世代的成人調查指出,每位消費者平均加入六個會員以上的方案。而不少消費者因為擁有太多會員資格,而忘記使用等狀況的發生。

這些都會造成了雖然採用經營了會員制,但經營績效卻不彰的現況 !

繼續閱讀

會員經濟進化論 – 再創篇

饒文芳

前言-會員經濟的解碼再創新

  • 前一篇專題中,主筆帶領大家深入淺出暢遊會員經濟史,透過產業案例觀察「誠品」、「Go smart格上租車」,顯見各產業翹楚透過數位轉型機制結合行銷策略,進階發展成專屬自己的會員平台模式,並帶來前所未見的變現商業契機。
  • 本期專題,繼續與各位分享如火如荼展開的會員經濟4.0 如何視會員為品牌的金雞母,消費者個別需求下品牌有哪些創新作為或服務將其整合群化並透過商業手段悄悄擴散裂變,將會員經濟4.0推往新境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