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蓉 Rica Lee

前言
全球疫情延燒,澆不熄酒客飲酒魂
飲酒就在疫情漫延時! 倫敦獨立研究機構 Global Drug Survey 於2020年5至6月進行了七週的網際問卷調查,藉該調查以瞭解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下的飲酒行為影響。該調查涉及 11 個國家(註1)、 逾55,000名受訪者。依據調查結果,相較於2020年2月各國陸續展開防疫措施前,43%的飲酒人士表示飲酒次數(過去30天的飲酒日數)有所增加,而36%的受調者表示飲酒量有所增加(每個飲酒日的標準單位酒類飲品數目)
受訪者的增加飲酒原因,有超過四成的飲酒人士表示因有更多的時間飲酒(42%)與感到生活更為枯燥無趣(41%)所致;也有各近兩成多的受訪者表示心靈層面上的壓力承受(27%)、沮喪(21%)與孤單(20%)亦為增加飲酒的引發原因。
註1 : 英國(UK)、瑞士(Switzerland)、愛爾蘭(Republic of Ireland)、德國(Germany)、法國(France)、 美國(USA)、荷蘭(Netherlands)、奧地利(Austria)、澳洲(Australia)、紐西蘭(New Zealand)、巴西(Brazil)
2020年疫情當前 台灣酒類市場總量卻呈反轉成長
繼凱絡週報前一系列「疫情時代 台灣酒類市場趨勢剖析」.可見各類酒品市場進口量各有消長。整體視之,依據財政部國產及進口酒類的總量數據,2020年疫情當前的環境下一反近三年來的衰減態勢,轉呈成長之姿;近十年的國產與進口酒品,進口酒類多呈逐年成長趨勢,且進口酒品於酒類總量的結構比例亦於2020年首次衝破四成大關。台灣消費者的飲酒行為是否與全球疫情影響下的增飲行為有同向發展? 與台灣酒類市場總量同於疫情下有成長的轉變 ?
內文將針對創市際2021年最新酒類飲用行為調查以進行分析與參考。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飲酒族群以中、重度飲用者為多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啤酒獨擁最高飲用率 次高飲用率的酒類則因「人」而異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相較於疫情前,重度飲酒者增飲比例高於減飲比例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重度飲酒者於家外的飲酒活躍度高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疫情時期重度飲酒者在家的增飲行為相對顯著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量販店普為購買酒類的主要通路

2021年創市際飲酒行為調查:相較於疫情前,重度飲酒者增加酒類花費的比例高 展現消費潛力
小結與現況觀察的未完待續

重度飲酒者
- 相較於疫情前,疫情期間的飲酒頻度未減反增。
- 通常的飲酒場域,在家比例最高;相較於中、輕度飲酒者,其在家外場域的飲酒比例相對為高。
- 在家中的飲酒行為有增加飲用現象。
- 疫情下,於酒品的購買力上仍具備高度消費力。
中、輕度飲酒者
- 疫情發生後的飲酒頻度,以降低飲用頻度的比例高於增加飲用的比例。
- 通常的飲酒場域於家中的品酒比例獨高

台灣的疫情發展,原自2020年下半年度的本土案例平穩加零,百業復甦漸見曙光,突然被今年五月十五日的180本土案例撼動翻轉。全台疫情嚴峻,第三級的疫情警戒尚未具備降級的本錢,全台的半封城狀態,宛如陷入了去年全球各國最嚴重的疫情時期。
相對於全球疫情的發展時程,台灣的疫情重況現正發生。全球各國在去年遭逢疫情重創下,飲酒消費者的增頻與增量飲用行為,是否同樣將投射於今年五月後台灣飲酒族群的飲用行為?除可推計的重度飲酒者可能增加飲用頻率外,中、輕度飲酒族群是否也將起而跟進?
而於防疫的相關規範下,餐飲通路不再提供內用、民眾嚴禁群聚、消費者大幅降低外出採購的頻次,這些限制對於飲酒族群仍存有的購酒需求也勢將造成相當的影響。疫情下,部份酒吧因應防疫順勢推出外帶調酒服務,也有既已營運的酒類外送媒合平台可為管道, 然而酒類必須限於法制規範,故疫情下飲酒族群的可購買、可飲酒通路仍存著於取得管道、飲酒環境與法規上的種種限制,而這都將牽動著今年五月後的酒品營銷成績單。
2021年5月,疫情急轉直下的發展,也同步改變著居家防疫後的消費者飲酒行為與酒市景氣。
我們於疫情下的消費者飲酒行為觀察,未完,待續,讓我們共同祈願全台疫情好轉與結束到來的那天。
※ 資料 / 圖片來源: beveragedaily.com、istockphoto.com、foodandwine.com、chicagotribune.com、handelsblatt.com、pinterest、barandrestaurant.com、priorygroup.com、unsplash、財政部關務署、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Taiwan CDC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