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觀察窗:分析2021年台灣COVID-19爆發,零售百貨、衣著服飾產業網站流量之變化

楊佳欣 Lily Yang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前言

本土疫情在今年5月爆發,迫使民眾開啟新生活型態,不只待在家的時間變得更長,民眾對於生活所需品的類別也有所改變。因此本篇網路觀察窗聚焦比照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前後,零售百貨業&時尚服飾產業品牌之網站流量(Desktop & Mobile Web) 分析。

#零售通路

相較於疫情前,消費者可以無憂慮出門至實體店購買食品,疫情爆後,民眾無接觸購買需求增加,因此紛紛尋求線上購買生活所需品及食品,並希望可以快速取得產品以減少外出購物染疫風險。有鑑於此,本次網路觀察窗特別聚焦「E-commerce & Shopping」類別,並透過 SimilarWeb ,針對超商(convenience store)、超市(super market)、量販賣場(hypermarket)、百貨業(department store) 之各大品牌,分析其網站流量熱度。

下方圖表聚焦「超商品牌」網站流量分析,觀察各品牌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變化:

  • 重點觀察: 超商業者統一超商 7-11 則始終位居網站流量龍頭,推測為 7-11 在疫情爆發之際,不僅快速推出防疫蔬菜箱,更推出居家應援箱預購,產品包含:殺菌棒、殺菌燈、乾洗手、口罩等應需品。

相信很多人看到超商業者 7-11 在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反而顯示成長而感到疑問 ; 明明超商就在家旁邊、樓下、街角,為什麼網站流量反而增加呢?我們透過 SimilarWeb 比較台灣超商業者的「自然搜尋關鍵字」的報告,歸類出以下原因:

下方圖表聚焦「熱搜關鍵字」分析,觀察超商業者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關鍵字變化:

  • 重點觀察-關鍵字:自然搜尋除了第一位關鍵字就是 7-11 之外,第二位就是賣貨便 ; 顯現出疫情爆發背景下,民眾網購率增加,而需要使用 7-11 物流、貨物店到店寄送等服務來寄物或是取貨。
*Group Share Split: Percentage breakdown of traffic sent to the analyzed websites

下方圖表聚焦「超市、量販店品牌」網站流量分析,觀察各品牌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變化:

  • 重點觀察-量販店、超市:相較於疫情爆發前,各品牌在本土疫情急速升溫(四月底五月初)後網站流量皆呈現成長趨勢,足見疫情爆發後,民眾不再一窩蜂進店購買,而是轉向相對安全的線上採買 ; 其中又以量販店家樂福網站流量成長幅度最大,推測原因為相較於其他零售商店需要親自赴店取貨付款,家樂福因應疫情推出防疫蔬菜箱宅配免運費活動。

對於人潮就是錢潮的百貨業,疫情肆虐也嚴重衝擊百貨業買氣 ; 疫情爆發前幾週,信義區百貨戰場更是被拍攝到街道空無一人的難得景象。民眾減少出門降低染疫風險必定疫情衝擊百貨業者線下購買,但線上採購呢?

下方圖表聚焦「百貨品牌」網站流量分析,觀察各品牌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變化:

  • 重點觀察:百貨業者在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皆呈現下降走勢,主因可能為消費者仍較享受進入百貨公司逛店休閒感,因此相較於線上購物高單價百貨產品,消費者更喜愛靠櫃及專人教導介紹產品的體驗 ; 且新光三越在疫情期間仍然穩居網站流量搜尋第一名,推測原因為其因應疫情推出「美食外送」及「美食訂閱」服務,滿足民眾不願外出購買三餐之需求。

#衣著服飾

疫情下民眾出門機會大幅減少,雖不需再替衣櫥採購外出衣物,但居家辦公帶動線上視訊會議及視訊課程鏡頭露面需求,使得防疫穿搭、居家辦公及上課穿搭得到熱烈討論,更有許多 KOL & Youtuber 紛紛拍攝影片討論相關主題。有鑑於此,本次網路觀察窗特別聚焦「Fashion & Apparel」類別,探討「快時尚品牌&日系品牌」及「台灣本土網購品牌」兩大類,透過 SimilarWeb,分析時尚產業網站搜尋熱度。

 下方圖表聚焦「快時尚&日系品牌」網站流量分析,觀察各品牌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變化:

  • 重點觀察:日系快時尚品牌 Uniqlo 不僅佔據網站流量龍頭,更於疫情爆發後,在所有快時尚、日系品牌中擁有最多成長幅度,推測原因為 Uniqlo 在防疫期間主打「安心購物」,推出 app 新會員首單免運優惠外,還加碼提供200元優惠卷 ; 且為簡化購物流程及減少接觸購買,Uniqlo 更於實體店面提供快取服務,只要線上填單或電話預約,民眾就可以前往店鋪取得店員事先準備好的商品。

 

下方圖表聚焦台灣「衣著網購平台」網站流量分析,觀察各品牌於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網站流量變化:

  • 重點觀察: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主打簡約舒適品牌「ONEBOY」網站流量擁有最高成長幅度,並一舉攻佔五個品牌中流量榜第三名,推測原因為其因應疫情變化而從主打衝鋒衣變成主打機能衣物,例如:防疫、抗菌等穿搭服飾。

結語

本次網路觀察窗旨在了解在這波台灣5月本土疫情爆發之際,零售、百貨及時尚服飾品牌網路流量是否因民眾宅家減少出門而有所變化。而從 SimilarWeb 資料得知,百貨業者在疫情下受創幅度最多,而疫情爆發後流量快速成長的品牌網站多是有順應疫情而推出相應活動或疫情主題性商品的品牌&在疫情期間提供民眾更便利、更體貼的選擇,以解決民眾無法出門所產生的新需求。

※ 資料來源:SimilarWeb Pro
※ 統計期間:2021年1月份-6月份(網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