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絡媒體 / Livia Pan 潘怡廷

當人們的生活型態明顯轉變,不僅刺激了零接觸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催化科技創新帶來高自由度的虛擬世界體驗,其中備受矚目的虛擬網紅(VTuber),從原本的小眾次文化,迅速演變成一股大家熟知的直播文化新浪潮,同時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虛擬和現實的邊界模糊化,虛擬網紅也將重新定義KOL行銷的範疇。
圖片來源:Business Today
虛實整合新世代,虛擬網紅正重組網紅行銷規則
數據分析平台PLAYBOARD統計,2021年「Super Chat贊助金額榜單」(YouTube的實況贊助機制)中,VTuber一舉拿下前九名,平均贊助金額更超過2,800萬,可見捕捉真人動態的自媒體VTuber將是未來不能錯過的潮流。然而,隨著輕量級3D動畫工具日臻成熟,虛擬代言人的發展趨勢也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嘗試建立自己的虛擬偶像來進行品牌宣傳,吸引年輕族群的目光,甚至發行聯名商品、進行線上直播,擴大品牌聲量及產品能見度,進而強化粉絲對品牌的印象。
資料/圖片來源:PLAYBOARD
在社群分析機構Hype Auditor釋出的分析結果中,明顯看出VTuber整體平均互動率比真人KOL高出近3倍,其代表VTuber能創造更高的社群黏著度,對於提升社群聲量或引領潮流風向上也都擁有較高度的潛力。
資料/圖片來源:Hype Auditor
其中這項調查內容也指出,18到34歲的女性是虛擬網紅的核心粉絲,佔比高達44.97%。尤其一個值得留意的現象是,根據釋出的調查結果,虛擬網紅的受眾更有高達14.52%的粉絲是屬於13到17歲的Z世代,這對於主打年輕受眾的品牌來說,無疑地,虛擬網紅值得加入評估名單中,成為未來行銷策略發展的合作對象。

資料/圖片來源:Hype Auditor
原創虛擬角色出任宣傳大使,優化受眾互動體驗
<案例一:中華電信打造虛擬偶像Lumina,成為企業形象的好推手>
為了擴張年輕市場,品牌紛紛開始創建自身品牌的虛擬網紅,對應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宣告正式進軍VTuber界,推出HiNet光世代虛擬代言人璐米娜Lumina,利用淺顯易懂的社群語言於YouTube及Instagram上推廣品牌新產品和服務資訊,時逢中華電信新一代門市的開幕,Lumina用五分鐘的影片簡單快速讓消費者了解新門市的設計與特色,並透過影片介紹門市提供的用戶體驗流程,和專屬互動導覽區。
藉此與社群粉絲互動,強化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並提升品牌好感度,透過虛實整合的行銷操作,成功將觸角深入新世代的互動體驗,讓虛擬網紅在品牌形象推廣也佔有一席之地。
影片來源:YouTube
<案例二:永遠22歲的虛擬偶像Rozy,吸睛(金)程度更勝真人網紅>
韓國第一個虛擬網紅Rozy,在現今明星、網紅競爭態勢中突破重圍,她的身份包含歌手、模特兒和DJ,同時也是永續發展的倡導者。她亮麗的外表和形象不只受到Z世代青睞,粉絲更跨足至千禧世代。
近年韓國保險公司新韓生命為了更能夠貼近年輕世代,大膽的選用了虛擬網紅Rozy擔任廣告片中的女主角,廣告片在YouTube發佈後不到一個月便累積了近千萬次的觀看數,獲得熱烈的迴響,並為Rozy帶進了大量的廣告邀約,產業遍及運動用品、健康食品、化妝品、購物網站、便利店……等等,虛擬網紅Rozy的未來發展走向值得眾人期待。
為什麼各大品牌開始探索虛擬網紅合作的可能性?
虛擬網紅在行銷應用上,不僅讓品牌的可控性較高,虛擬網紅本身的外型不受時間和外在因素影響,甚至擁有跨越時空的優勢,並且經營社交平台時,不侷限於單一社群媒體,能夠盡情分享日常生活,例如:美食、購物或任何生活體驗的美照,隨時與網友們積極地進行互動及溝通;此外,虛擬網紅能代言的商品類型與行業範疇也是出乎意料的廣闊,綜整出虛擬網紅的4大優勢:
優勢一、策略性地建構虛擬人設
虛擬偶像的建立非常重視內容行銷模式,從每一個虛擬網紅本身都有十分鮮明的人設這一點便能清楚體會,設定虛擬網紅的性格、喜歡的事物,甚至到與粉絲溝通的口吻,其實每一個環節都是以明確的內容行銷思維為規劃核心,因此,相比於真人網紅,虛擬網紅的「人設」必須更鮮明且一致,才能讓形象更具識別度。
優勢二、降低負面風險發生機率
真人網紅的培養無時無刻都伴隨著風險,不符合原先人設或大眾期待的發言或舉動都能輕易讓長期經營的形象一落千丈,但虛擬網紅的特性則無需面臨這樣的風險,反之較無負面新聞及緋聞八卦的擔憂,行銷操作上更容易長期維持良好、健康的形象。
優勢三、無國界拓展新的溝通族群
對年輕新世代代來說,虛擬網紅跳脫了以往操作的模式,是個很新鮮的概念,對於講求真實性、身分和個人認同的Z世代來說,虛擬網紅的角色創建反而成為一種忠於自我、真實生活風格的代表,更能夠透過其原創內容和新的族群建立獨特連結。
優勢四、演出更多樣化、無地域性限制
虛擬網紅不受限於自身既定的風格,能根據品牌調性和產品推廣目標量身訂製,其運用的形式更彈性且更能即時配合品牌的需求,隨時依行銷活動有策略性的做適應性的調整較無地域性的限制,當然,與其他品牌IP聯名的自由度提高,這樣的特性大幅提高了行銷活動的變化性,也更符合虛實世界的雙向佈局。
總結
虛擬網紅在近年竄起聲勢,著實為跨媒體的行銷宣傳注入新元素,也為品牌提供多元的合作新模式,眾所周知,對各品牌來說,運用虛擬網紅或與之合作是打造、重塑或強化品牌形象的手段之一,在建構品牌精神的道路上,虛擬網紅的合作趨勢不但不容小覷且相當有趣,背後反映的是更即時、變化快速且互動體驗需求更注重的媒體環境。
隨著5G網路科技發展,VR及AR技術不斷完善,虛擬網紅展演的精緻度和與粉絲互動的能力將更加豐富,可以預見的是虛擬網紅的發展不會止步於此,或許還能進一步擴大至綜藝節目、電視劇和電影產業。然而,一個虛擬網紅的養成,需要時間、金錢、人力、內容產製力的大量投入,在追求績效的行銷環境下,品牌如何訂立成效評估的標準,也將影響虛擬網紅未來發展應用和發展走向。
